欢迎访问安徽威邦宜禾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网站
  咨询电话:0551-63447127

新闻中心

台州玉米除草剂-氨唑草酮

化学名称:4-氨基-N-特丁基-4,5-二氢-3-异丙基-5-氧-1-H-1,2,4-三唑-酰胺

分子式:

结构式:见下图

环嗪酮除草剂_环瑧酮除草剂多久可以种植_除草剂环嗪酮对人有危害吗

主要生产商/商标:Bayer/; 2SC, UPL/, Golf; 70 WDG; UPL/, Corn;

主要应用作物:农业领域:玉米、甘蔗(市场集中在玉米);非农业领域:golf

产品概述:一种新型、高效的三唑啉酮类除草剂,被誉为“莠去津”的替代品,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有害植物的光合作用来使有害植物停止生长、使其组织逐渐枯黄直至死。

使用特点:除草剂用量少、效果好,且除草范围广、难以产生耐药性的特点。

加工剂型:WDG、SC、OD。

表1 氨唑草酮主要登记产品

商品名

制剂配方

作物

70 WDG

70%氨唑草酮WDG

玉米、草坪

2SC

23.25%氨唑草酮SC

草坪

使用方向:在玉米上,对苘麻、藜、野苋等阔叶杂草等具有优秀防效,施药量500g ai/hm2;还能有效防治甘蔗上的泽漆、甘薯属、车前臂形草和刺蒺藜草等阔叶杂草,施药量500g~1200g ai/hm2。其触杀性和持效性决定了它具有较宽的施药适期,可以方便地选择种植前或芽前土壤使用,也可以芽后施用。其用药量大约为莠去津的 1/3~1/2。

氨唑草酮是由拜耳公司1988年发现的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并于1999年在英国布莱顿世界植保大会上成功推出。2002年至2004年,爱利思达生命科学公司及日本爱利思达公司从拜耳公司收购了氨唑草酮的全球开发权利和相关技术。2019年,印度UPL收购爱利思达,自此,氨唑草酮的全球开发权利与市场主导地位归属于UPL公司。

氨唑草酮的全球上市历程:2004年,氨唑草酮由爱利思达在巴西推广上市;2005年,于美国推广上市;2006年于澳大利亚登记成功;2014年爱利思达在中国登记成功,并推广上市。

2016年,江苏中旗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于中国获得氨唑草酮的临时原药登记许可,现已过期,目前中国有14张氨唑草酮证件,其中,原药四张,制剂10张,复配证件3张,主要是与烟嘧磺隆复配的OD产品。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登记多为单剂70%WG,复配制剂主要集中在巴西甘蔗除草领域登记,主要产品有氨唑草酮+丁噻隆、氨唑草酮+环嗪酮+敌草隆制剂。

2007年氨唑草酮销售额小于0.30亿美元,到2014年为0.90亿美元,但近年来增长较为乏力,随着UPL等企业将氨唑草酮在甘蔗、草坪等作物领域的推广,氨唑草酮有望进一步增长。

作用机制分类:HRAC 5 group, of at PS II(光合作用抑制剂)

氨唑草酮为光合作用抑制剂,敏感植物的典型症状为褪氯、停止生长、组织枯黄直至最终死亡,与其它光合作用抑制剂 (如三嗪类除草剂) 有交互抗性,主要通过根系和叶面吸收。氨唑草酮可以有效防治玉米和甘蔗上的主要一年生阔叶杂草和甘蔗上许多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氨唑草酮具触杀和土壤活性,可提供对杂草的击倒和持效双重作用,适用于苗前封闭除草和苗后茎叶除草两种情形,除草时间长,对地下水安全,对后茬作物安全,对环境生物低毒,用量仅为莠去津的1/2~1/3,是莠去津等的最佳替代产品。

靶标

毒性

大鼠(哺乳动物)急性经口LD50

>/kg

大鼠(哺乳动物)急性经皮LD50

>/kg

对鼠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与再生毒性

鹌鹑(鸟)的急性经口LD50

>/kg

蓝鳃鱼(水生生物)LC50(96h)

>129mg/L

蜜蜂经口 LD50

>24.8µg/蜂

核心化合物专利:氨唑草酮专利到期年限:2009年10月30日(美国),中国无活性成分专利,剂型2015年到期。目前剂型专利已经到期近15年,具体见下:

① 美国专利:专利号:;专利名称: ;专利申请日:1991-02-22;专利权人:Bayer ;

② 欧洲专利:专利号:;专利名称: ;专利申请日:1989-11-04;专利权人:BAYER AG;

② 中国专利:未在中国。

优势()分析:(1)受药植株通过根部吸收药剂,芽期杂草通过叶面吸收,从而导致药剂对植株的触杀效果,适用于苗前封闭处理和茎叶喷雾;(2)除草时间长,对地下水安全,对后茬作物安全,用量仅为莠去津的1/2~1/3,除草范围广、难以产生耐药性,是莠去津等的最佳替代产品。(3)产品混配性能较好,目前主要开发剂型为悬浮剂SC、水分散粒剂WG,复配产品的开发剂型以可分散悬浮剂OD为主,复配成分为硝磺草酮、烟嘧磺隆、丁噻隆、环嗪酮。

劣势()分析:由于莠去津、特丁津仍然广泛使用,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仍然是市场主流。近年来苯唑草酮、异噁唑草酮、噻酮磺隆、氟噻草铵等玉米田除草剂不断上市,氨唑草酮上市已经超过20年时间,市场份额增长难度较大。

机会()分析:(1)随着莠去津再评估结论的诸多不确定性,莠去津禁用风险不断的增高,作为“莠去津”的最佳替代品,氨唑草酮由于本身用药量低、残留期短、对地下水安全、下茬作物安全的特点,受到更多的重视;(2)甘蔗领域的开发,进一步扩大了氨唑草酮的市场。

威胁()分析:一般对刚萌发的杂草效果比较好,对阔叶杂草效果优于禾本科杂草,但对多年生杂草效果较差,这一点可能限制氨唑草酮单剂的市场推广。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安徽威邦宜禾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551-63447127

手机:15056041837

邮箱:1085674311@qq.com

联系人:威邦宜禾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富邻广场研发1号楼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