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作物与安全性 玉米。不同玉米品种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有差异,其安全性顺序为马齿型>硬质玉米>爆裂玉米>甜玉米。甜玉米或爆裂玉米、制种田以及澄海系列对该剂敏感,勿用。一般玉米2叶期前及10叶期以后,对该药敏感。玉米3叶—5叶可全田喷雾,5叶后定向喷雾,禁止喷在玉米喇叭口里。对烟嘧磺隆敏感的品种(济单7号、澄海1号、9号、11号),如在3-5叶期施药,不喷到玉米心叶,安全性也较高。
对后茬小麦、大蒜、向日葵、苜蓿、马铃薯、大豆等无残留药害。但对小白菜、甜菜、菠菜等有药害。在粮菜间作或轮作地区,应在做好对后茬蔬菜的药害试验后才可使用。
防除对象及影响药效因素 烟嘧磺隆的杀草谱广。稗草、野燕麦、狗尾草、金狗尾草、狼把草、马唐、牛筋草、蟋蟀草、假高粱、葡匐冰草、野黍、龙葵、香薷、问荆、蒿属、苍耳、苘麻、鸭跖草、茸毛辣子草、繁缕、柳叶刺蓼、酸模叶蓼、卷茎蓼、马齿苋、反枝苋、皱果苋、大蓟、水棘针、荠菜、风花菜、遏蓝菜、刺儿菜、苣荬菜等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对黎、小黎、地肤、鼬瓣花、芦苇、具芒碎米莎草等亦有较好的药效。但对狗牙根、婆婆纳基本无效。
烟嘧磺隆药效作用不仅因杂草种类而异,而且受叶龄、降雨时间、土壤湿度及粘度、助剂等影响较大。武菊英等研究表明,在杂草3~5叶期施药,防效高达89.9%,而在7叶期施药,其防效仅为75%;药后1.5h和3h降雨明显降低烟嘧磺隆药效,而6h后降雨对药效影响较小,药后8h方可保证药效充分发挥;在烟嘧磺隆药液中添加有机硅助剂 L-77可提高对反枝苋的效果,但降低对马唐防效(对马唐所表现拮抗作用的原因还不清楚);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20、OP-10、平平加15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洗衣粉都能显著提高烟嘧磺隆对马唐的防效,增效幅度在28.6%~52.7%;渗透剂T和YZ-901不能显著提高药效。蒋仁棠等研究表明,玉米3~4叶期,杂草2~5叶期为烟嘧磺隆的最佳施药期;田间土壤湿度高有利于提高烟嘧磺隆的除草效果,而在干旱条件下则防效较差。在助剂的增效作用中,其作用机制还不太明确,可能是改善药液在植物表面的湿润性和展着性,从而提高药剂进入植物体内的量。
应用技术 ①施药时期为玉米苗后3-5叶期,一年生杂草2-4叶期,多年生杂草6叶期以前,大多数杂草出齐时,除草效果最佳,且对玉米也安全。杂草小、水分好时烟嘧磺隆用低量;杂草较大、干旱条件下用高量。②烟嘧磺隆不但有好的茎叶处理活性,而且有土壤封闭杀草作用,因此施药不能过晚,过晚杂草大,抗性增强。在土壤水分、空气温度适宜时,有利于杂草对烟嘧磺隆的吸收传导。长期干旱、低温和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时不宜施药。一般应选早晚气温低、风小时施药。干旱时施药最好加入表面活性剂。长期干旱如近期有雨,待雨过后田间湿度改善,再施药或有灌水条件的灌后再施药;尽管施药时间拖后,但除草效果会比雨前施药好。施药6h后下雨,对药效无明显影响,不必重喷。③与2,4-滴丁酯混用时,应避免药液飘移到附近其他阔叶作物上,而且喷雾器要专用。用有机磷药剂处理过的玉米对该药敏感,两药剂的使用间隔期为7d左右。烟嘧磺隆可与菊酯类农药混用。
使用方法 玉米田苗后施用,使用剂量通常为35〜70g(a.i.)/hm2[亩使用量通常为2.3〜4.7g(a.i. )]。4%烟嘧磺隆在我国每亩推荐用量为50〜100ml。为减少用量、降低成本、扩大杀草谱,可与2,4-滴丁酯、莠去津等混用。每亩用4%烟嘧磺隆67ml加72%2,4-滴丁酯20ml或加38%莠去津83ml,若加入表面活性剂不仅可增加药效,而且在干旱条件下仍可获得稳定的除草效果,同时可达到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之目的。据有关文献报道烟嘧磺隆与嗪草酮苗后混用亦具有良好的药效及安全性:每亩用70%嗪草酮7g加4% 烟嘧磺隆50-67ml。